6月9日下午,软件工程学院“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比赛在4416办公室举行。李德存院长参加并主持,邀请了学校教务处高德平副处长、冯知岭科长,以及中兴协力集团孙伟,山东海文信息科技集团的邱立新、史真真三位校企合作的专家现场评审指导,同时边振兴院长、姬长美书记等各学科教学领导及全体专任(兼课)教师全部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比赛共选出7个专业群7位教师参加了本次学院的“三说”比赛。比赛现场气氛热烈,每位参赛选手准备充分,精神饱满,参赛选手依次上台展示:
边振兴院长上台展示了信息技术专业建设实践与思考的汇报工作,汇报中边院长以专业群基础与特色、专业群组群逻辑、建设思路与目标、专业群建设任务举措四个方面展现了软件工程学院专业课的当前发展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提出了学院在未来发展前景中,学校应给予的资金、设备等支持工作需求,以及对学院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从而实现提高软件工程学院整体的专业性、教学能力等教师技能,以更好的教育和指引学生的健康发展。

姬长美书记作为新设立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领头人,对下学期增设的新专业展示了宏伟的专业建设蓝图。将专业建设汇报内容分为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调研情况、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建设规划四部分,充分考究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在新学期的开设准备、开设流程以及开设目标,同时盛情欢迎各位教师加入人工智能教学团队,欢迎各位教师提出建议以完善教学方案。

李林老师作为软件技术专业带头人,针对学院软件课程安排和社会发展中软件技术需求两方面,通过专业定位、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向和转型以及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重构四个方面表达了对软件技术专业的理解和建议。李老师以社会调研的形式,对目前存在的编程语言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做出了总结,建议学院应提高JS课程和Python语言课程的数量,降低PHP课程和C语言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重,以此聚焦学生未来发展中可能需要的重点技术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李长琪老师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以本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建设思路、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问题与展望六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和教师汇报情况。李老师在汇报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希望学院能在教师专业培训中加大力度,改善教师的整体专业能力。

陈标老师作为大数据技术的专业带头人,将汇报工作分为了专业概况、专业调研与定位、课程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与展望七个方面。陈老师特别指出了对于大数据技术实训机房的设备需求,以及课程建设中有关课程的增设与删减建议,以此提高大数据专业的学生实训教学工作。

胡江伟老师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带头人,胡老师将本次专业汇报工作分成专业概况、专业调研与定位、课程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特色、问题及展望八个方面。在汇报的过程中,胡老师总结了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以及学院实训条件等具体情况,并向教师展示了近年来的学生比赛成果,给出了自己对于本专业在学院未来发展的建议。

姚娜老师作为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的领头人,对下学期将开设的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做出了四方面的汇报,分别为:VR专业调研、专业建设规划、建设内容与举措以及专业发展设想。虚拟现实专业作为新生代专业,目前还未有成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材料。为了更好开展这门课程,姚老师在外部环境,内在需求等方面分别介绍了自身观点,同时建议学院能在实训条件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重点关注,以提高教师的虚拟现实教学水平,更好地传授学生新生代VR技术。

经过3个多小时激烈的角逐,比赛圆满结束,评审团针对各专业汇报情况分别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帮助参赛教师更好地掌握学院专业学科未来的建设途径。
比赛结束后,李院长围绕三说活动,就专业群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为什么说。说专业群、说专业、说课程是一项基本的教研活动,通过三说,把方向、理思路、抓改革。了解我院当前教学改革和发展思路,要按照国家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和山东创新高地建设的要求,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学内涵建设;明确改革的重点和要求,切实抓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培育专业特色,提升内涵质量。二是说什么。各二级学院要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建群;明确专业定位,把新智能、新技术融合到专业并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成为专业建设的新方向;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整合,建设“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在线课程建设。三是怎么干。围绕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学院将规划教材建设、教师培训、实训室建设等工程,以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为目标,培养一批教学水平高、发展潜力强的青年教师。
